文俊
【网友看见 新京报 有感一句总结】:拿老百姓的钱,买老百姓的命。这可能是宇宙最佳盈利模式了。
致最衰败的城市——兰州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MzMjkzMg==&mid=200069204&idx=5&sn=c741132ac751033572a84cefcba611e0&scene=3#rd
致最衰败的城市——兰州
文/程达瑞
总归要为兰州写一篇文章,但没想到是用这样的标题。
出了兰州,我才对这座城市了解更深。我知道有很多人和我一样,离开兰州之后,才开始关注兰州的新闻,兰州的建设,以及关于兰州的一切琐碎事,我们会用近乎赤诚的心,搜寻点滴,不漏蛛丝马迹,维持着我们与这座城市微妙而又近乎痴狂的联系。
说到新闻,我就经常搜一些“兰州地铁最新进展”之类的东西,当然,如我所料,铺天盖地的无非是“兰州地铁10月开建(2012)”“有望年内开工(2012)”“将于今年6月全线开工(2013)”“有望明年2月正式开工(2013)”“兰州轨道交通本月中旬全线开工(2014.3)”之类的消息,更有甚者“第一条轨道线计划2010年建设,2014年建成(2007)”,随之而来的,一种失望,一声叹息。
后来会在贴吧上看一些兰州的新闻和数据,比听记者说会来的真实一些,然而有一则真实的数据却着实让我心头战栗,1978年改革开放前夕,兰州的地区生产总值(GDP)21.8亿元,名列全国20名左右,在省会城市中位列中游,而到2010年左右,兰州的GDP排名竟直接跌破全国前100。我不由地感叹,兰州的经济衰落速度,堪比坠崖。30余年来,兰州的经济指标不仅先后被郑州、太原、长沙、昆明、南宁、南昌、福州、合肥、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十余个省会城市反超,而且更是被数以十计的非省会城市竞相秒杀。我只能说,惜哉,痛哉。回顾历史上兰州的几次辉煌,秦汉文明,已太过遥远,那时黄土高原还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隋唐盛世,也暂且不提,丝绸之路的繁华往来早已成为往事。我们就且从清朝看起,从清中期1764年,陕甘总督迁兰州府,兰州开始总督甘陕,抚控西北,“节制三秦,怀柔西域”,成为整个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到清末洋务运动,兰州织呢局(中国第一家机器毛纺织厂)、甘肃制造局(今兰通厂)纷纷建立,黄河上第一座近代公路桥梁“第一桥”(今中山桥)建成通车,甘肃法政学堂(今兰州大学)成立;再到新中国初期,“共和国长子”——兰炼、兰化建厂,兰州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石化重工业基地;最后到近年来,GDP在全国100位左右徘徊,城市综合实力逐年被大量城市超越,甚至连曾经周边毫不起眼的“小弟弟”城市们也都已经接连发出挑衅,跃跃欲试,兰州,已经俨然不像一个西北第二大城市的样子。我不禁要问,兰州,你去哪了?可是兰州还在这儿啊。不禁想起当年在外上学的姐回来给我说:“每次出去,就发现那儿(指她学校所在城市)又有了新的变化,每次回兰州,却发现和半年前还是一个样。”当时我就觉得,好像真是这么一回事,现在回头看,“我说我怎么觉得自己以前一直生活在一个安定平和、幸福而不多变的城市之中呢。”可见,在全国各大城市都在飞速发展的时候,兰州却一直都在缓步徐行,兰州近几十年来的衰败,有目共睹。
兰州的衰败是有很多原因的,地形因素便是其中之一,黄河河谷带状盆地城市,这是我对兰州地形的定义。去过兰州的人都知道,兰州市区特别的“长”,以至于别的城市的市区图都是方或长方的,而兰州市区图是“奏折”型的。东西长,南北窄,是黄河赋予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特点,以至于你在市区的几乎任何一个地点,都能看见山的踪影,他们属于兰州的“南北两山”,就因为这个,每当我离开兰州而到达一个平原上的城市时,心中都会有些许不安,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平原,没有了山给予我厚重的安全感。因为我早已习惯了,一抬头就能看见一堵山,走两步就能看到黄河的日子。就这样,从某种程度而言,兰州是被“挤”死的,两山夹一河夹成了三明治,兰州就是里面的生菜,该用的地用完了,能用的地也用完了,怎么办?我们可以看到兰州市区内高楼密度相比其他城市还是非常大的,两个字,“逼的”,别的城市有的是发展空间,而兰州没有,殊不知在兰州还时不时地开展着真人版的“愚公移山”,那把楼建得更密集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传言兰州市部分地段人口密集程度超过香港,传言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但是形象性我觉得还是蛮形象的。许多南方的朋友总是固执地认为,兰州地处西北,应该缺水,却不知兰州这座城市,水资源丝毫不愁,土地资源却令人堪忧,想在市区周边找块地来大肆开发一下,实属不易,这也就成就了兰州这座西北“千年老二”的城市,唯独房价出类拔萃,直指第一。
地形的影响还不止于此,更在于交通,市区的交通就不用赘述了,东西贯穿的就那么几条道,不堵才怪,不是有个笑话,一个西固的哥们大清早叫一个东岗的哥们:“快过来我请你吃饭”,然后他们吃的是晚饭。据我观察,兰州是修路最频繁的城市之一,当然不是修新路,是挖开重修,而且刚修好的路一般过两个月就又有“补丁”出现了,为啥?车太多,压的,尤其是大车。兰州去年开始施行8吨以上大车禁入市区,可是为什么还会有车偷偷地入?一是还有很多工厂在市区内,这个暂且不说,二是过境车辆不过市区你让他怎么过?过境交通体系的不健全,使老城倍受交通压力。兰州恐怕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没有绕城高速的城市之一,为什么没有,为什么不建?因为没钱,当然这只是一个因素,更主要的是地形,纵观兰州周边的高速高铁,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这些工程的桥隧比都普遍高达75%左右,这个数据要是放到平原地区简直就高得不可思议,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些高速只有四分之一甚至不到的路程是在平地上直接修的,其余都要打洞或者建桥,要知道建这样一条高速,同里程所需投资和工期都比平原之上要高很多,这样一来,没有钱似乎就变得很正常了。
地形还不是兰州衰败的主要原因,兰州衰败的另一大因素是老国企的衰落。作为一个90后出生的人,我对兰州众多老国企兴衰的了解,“兴”来自父母口中,“衰”则是我亲眼所见。我出生在省建预制厂的职工家庭,虽然后来这个厂子几经易名,但是都无法改变他衰败的事实。后来经常会看到厂门口两侧的竖牌加了又加,我知道,那是厂领导又把地租给别人了,再后来,干脆在从前一大片厂区的入口处起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名字,“工业园”,一个多么让人哭笑不得的字眼,其实只能充满讽刺地证明,曾经辉煌一时的老厂早已支离破碎。事到如今,我只能望着那些窗户全破,墙面也黑乎乎的老厂房,想象着当中热火朝天,齿轮滚滚的景象;只能看着墙面上偶尔残存的“文革”式字体,描绘出当时工厂工人下班时车水马龙的喧闹;只能透过奶奶厨柜里那只印着“甘肃省建预制厂企业整顿合格纪念”的瓷碗,看到父母语气中的骄傲;也只能看着厂门口“十人合抱”的老槐树,看着他枝繁叶茂。厂子里的人都说,老槐树死了,这厂子就再没有活过来。回想老槐树死的那一年,正值90年代,厂子的衰落,和兰州的衰落几近同步。已经数不清兰州有多少名噪一时的老国企,那些名字从老一辈人口中说出时总显得如数家珍,单就我所知道的,兰炼兰化排除在外,兰棉厂、三毛厂、兰高阀、玻璃厂、洗衣粉厂、兰州制桶厂、西固食品厂、兰石厂、兰通厂、二通厂、三通厂、一毛厂、二毛厂、四毛厂、客车厂、阀门厂、504,还有春风电视机厂,一个个揪心的名字,我相信这还只是兰州众多老国企之中的冰山一角,这些企业大都早已不复往日辉煌,破产或是名存实亡。有一次我有些好奇地问我妈:“那个1872年建厂的兰通厂怎么样了,是不是都应该被当做文物保护起来了?”“那厂子跟预制厂差不多,半死不活的,工人们也全待家里发不出来工资着呢。”一个时代的远去,势不可挡,昔日的辉煌,遥不可及,时光给了兰州一记响亮的耳光,呼呼生风。这座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蹩脚的老城,失败似乎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经埋下伏笔,综合实力极度下降,GDP从20到100,多么痛的领悟。
除了这两个因素以外,我认为最致命最核心的一个因素还是在于人才流失。兰州,这座黄土高原之上的城市,人才的流失远比他湿陷性黄土的流失要严重得多。有人说,十年内,从兰州大学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兰州大学。兰州,留不住人。兰州的小孩普遍从小被灌输着一个思想:“要去东南沿海大城市,要去东南沿海大城市,要去东南沿海大城市……”满脑子的“东南沿海大城市”,仿佛“只要出兰州,我就成功啦!”。不妨说说,其实原来我也有这样的心态。“离开兰州”是每个家长、老师挂在嘴边的“别人家孩子”,闪闪发光,成功的标志。无论你去做些什么,无论你过的怎么样,只要你离开兰州,你就会高人一等。事实上也的确这样,有本事的出兰州,没本事的留兰州,这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定律。于是兰州就这样培养人才,失去人才,培养人才,失去人才,周而复始,兰州也就几近变身一个向外输送人才,向内吸纳庸才的集散地。虽然占着一所985综合类大学,但是高端人才的流失,还是使兰州在最宝贵的资源上丧尽优势。当然这也是有其中复杂原因的,首先便是缘于兰州私企、外企的缺失,大部分公司都是工资低、待遇差,这样一来,高端人才就算是想留兰州都难。兰州这座城市居住起来确实非常幸福舒适,换句官腔来说就是“宜居”,但是当“留兰州”与“好待遇”不可兼得时,不少人还是会选择“好待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东部地区对人才的吸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人才的流失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深深根植于兰州人心中的一种自卑情绪。有人说兰州人好面子,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其实是自卑的一种体现。其实,兰州人更在意别人对兰州的看法。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一出兰州,便急于向别人宣传兰州多好多好,兰州不是大沙漠,我也不是没水喝,那里回民真不多,兰州大学真不错等等。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举动?为啥?都是因为自卑,因为我害怕啊,我被外地人对于兰州近乎无知的了解吓怕了,我害怕别人以为兰州是大沙漠,以为兰州人没水喝。按理说,心理学上讲,一个人缺什么就会炫耀什么,可是兰州什么都不缺啊?是的,兰州什么都不缺,但就是缺一个他应得的、正常的、与之相符的名誉,这也正是我们急于这样做的原因。我们害怕的是别人误解了兰州,因为遍布全国各地(除了兰州)的那些所谓的“兰州拉面”早已把兰州的形象毁的是一干二净,殊不知那些面馆大多和兰州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它们根本就不是兰州人开的。出门在外的兰州人自卑,而没出过兰州的人更自卑。我们从小就对这座城市恶言相向,骂兰州成为了一种习俗。太多没出过兰州的人幻想着外地多繁华多高端,于是兰州在他们的眼中就显得一无是处,丑陋不堪。他们只想着如何脱离苦海,逃离兰州,却何曾了解他们的幻想太美好太天真。城里的人想着出去,城外的人想着回来,兰州人的自卑仿佛踏入了一个死循环。而兰州人对这座城市的失望与绝望,就像一剂不温不火的毒药,迷倒了整座城市的神经。如果你是一个兰州人或者曾经在兰州生长过的人,不妨停止妄自菲薄,重拾对兰州的自信,改自卑为谦卑,骂兰州也好,夸兰州也罢,“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兰州就在那里,兰州的衰败就在那里,就看你怎么做。
不可否认,兰州的衰落还有政府、政策以及其他多重的原因,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但是兰州衰落的速度为何如此之快?这就不得不提到“兰州速度”。在许多兰州市民的字典中,“兰州速度”就是慢的代名词,还不只是慢,是非常慢、相当慢、超级慢,慢到简直没法在慢前面加一个合适的程度副词。不止是早晚高峰时段的车速慢,更主要的是城市的开发建设慢。堪称“世界公路建设史之最”(最慢)的南山路,很多很多很多年前就提上日程了,很多很多年前就听说在建了,很多年前就说有望完工了,结果现在还在建。2003年兰州红山根体育场拆除,随即要在崔家大滩启动建设兰州奥体中心,国务院都已经批复同意,结果到现在(11年后的2014年)还连根羽毛都没有建起来,唯一的成果,就只有地铁路线图上一个堂而皇之的站名奥体中心站赫然在目。就是这样的速度,怪不得会有兰州人在谈论到地铁的时候调侃地说:“我这辈子估计是坐不上了,就看我未来的儿子(或女儿,还不确定)能不能坐上了。”兰州的每一个工程,永远像是患了重度拖延症一样,拖了又拖,令人咬牙切齿,触目惊心。兰州铁路局的火车还偶尔早点,但兰州的建设好像还真没按期完过工。这神一般的“兰州速度”,让每个兰州人对其恨之入骨,一如其爱之弥深。也正是这样的速度,让兰州的衰落速度“一马当先”,真可谓“兰州速度”也。
有些网友辩解说,“兰州虽然GDP落后于人,但是科教、文体、医疗卫生方面还是无法轻易被赶超。”,没错,正所谓“百足大虫,死而不僵”,这些软实力确实无法轻易被超越。可是10年后、20年后呢?兰州大学近年来为什么会衰落?为什么在当年美国《科学》杂志中排名全国第六,而在最新武书连排名中滑落全国第27?还不是因为兰州!兰州经济发展的好,兰大会衰落吗?倘若回到史上“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之时,兰州地区的科教文体等软实力会差么?现在的兰州,就像一个家道中衰的豪门子弟,面对着一群土豪暴发户,倘若不趁早发力发展,迟早有那么一天,土豪很轻易地变成了高富帅,而兰州,则成了永远扶不起的穷屌丝。
最近几年,兰州好像也逐渐在苏醒、发力。地铁、会展中心、元通大桥、深安大桥、金雁大桥、红楼、金茂、兰州中心、兰渝铁路、中川城际、宝兰客专、西客站、还有每个兰州人津津乐道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兰州新区的获批,一度被视为均在兰州生活工作过多年的胡锦涛、温家宝卸任前送给兰州人民的一个礼物。可是我们能抓住机遇么?建设的显然还是显示出兰州的风格——“慢半拍”。结果,2014年1月,国家在西部连批两个国家级新区:陕西西咸新区和贵州贵安新区。这下傻眼了,这消息无异于当头棒喝,敲醒了沉浸在获批国家级新区的喜悦中的兰州人民,兰州新区西北唯一国家级新区的优势全无,竞争压力很大。说实话,如果我不是兰州人,要投资,我应该会选择西咸,同样是国家级新区,为什么不选择在相对富庶便利的关中平原而要选择在黄土高原呢?也许我目光短浅,这样看来,兰州的崛起依旧举步维艰。
1925年,国父孙中山逝世,在其临终留下的《总理遗教》中念念不忘“中国的国都,须建在兰州”,足以见得兰州战略地位的重要。新中国“一五”、“二五”期间布局大量工业于兰,也可见当时国家领导对于兰州战略地位的重视。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计划经济的解体以及国家的全面对外开放,随着东部地区的迅速发展和西北地区的全面落后,兰州,还剩下什么?是不是只剩下一个“战略地位”的空壳?
兰州发展的上一个黄金时代已经远去,兰州近几十年来的衰败已是历史必然,兰州正处于他的低谷,兰州能否重返往日辉煌还尚未可知,但是兰州期待着触底反弹,兰州的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从兰州出来的乐队低苦艾说:“我们每年都会回来,和你们在这个破败的城市里相聚。”但是,“我爱兰州。”
我几乎从每一个兰州人脸上读到他们对这座城市不离不弃、有血有肉的热爱。
“我在黄河边长大,我想有一天我也会在这里老去。”
兰州的崛起还有一线希望,因为我知道有太多太多和我一样一腔热血热爱兰州的人。
但是兰州的悲哀在于,热爱兰州的你,此时在做些什么呢?
(19岁少年拙见,见识鄙陋,文中纰漏百出,且不含任何讽刺、抨击、批判之意,仅抒发个人思想与情绪耳,望以一己之力而助兰州,若有得罪,望诸位见谅,切勿断章取义。)
【致最衰败的城市——兰州】据说,这是一个吃牛肉面长大的兰州人的文章;据说,这是一个喝黄河水长大的兰州人的思考;据说,这是一个19岁少年的拷问……给那些坐在省府市府的头头脑脑们,给那些所谓的智囊们,给那些在兰州生活了一辈子的人们,给那些还将在兰州继续生活的人们。 http://url.cn/Lo5Ysz
2014.3
如果觉得本杂志内容不错,请将我推荐给你的朋友关注~!
快节奏,浅阅读的时代,
何处寻一方纯粹?
打开微信,阅读【蜻微】
最具营养的文字,
每晚为你温暖递达......
欢迎关注蜻微——
【服务青年学子的一份微杂志】
回复【功能】
——体验本杂志各种服务功能
回复【么么哒】
——向我们反馈信息或提出意见
朱顺忠
#最新消息:中纪委已经受理平度征地纵火案#平度3.21征地纵火案致使一名农民被焚烧死亡,案件引起国内外强烈关注。事发当天和第二天,当地百姓就向中纪委监察部12388举报平台不停举报此事。今天上午记者从中纪委12388举报平台得到最新消息证实:此事件已经被中纪委举报平台受理。
林语堂:“在中国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低阶层,利益每天受到损害,却有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寻找这么低级的东西都不容易。”现实中,当你环顾四周,你会发现,那些不畏艰险为老百姓直言为年轻人呐喊的人,谩骂攻击他们的往往不是高高在上的达官显贵,而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一批爱国贼。
解密哥
【利润】马克思在《资本论》说:“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据@平度发布 信息农民每亩获补偿7.56万元;根据国土部网站公告每亩87.4万元。利润率1156% !!火兴才
财经网
【机密文件显示华为总部服务器遭美国安局入侵】利用华为技术中的漏洞,当华为在全球许多国家,包括美国的盟国和不购买美国产品的其他国家销售产品时,NSA可以通过入侵华为的设备来进行监控。此外,在获得总统许可的情况下,NSA还可以发起攻击性的活动。http://url.cn/PQ8xUw唐哓庆
川A_大中华新闻哥
经常听到亲人朋友和同事在我面前唠叨,(我知道他们关心我)。你有稳定的工作收入虽然不高但养活你和家人问题也不大,再说父母也有点收入,你何必为了这些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愤世疾俗呢?你何必让爱你的人爱你的家人担心受怕呢?何必.我只告诉他们猪生活在猪圈就没有担心,但到最后会发生惨叫。铁血鹰王
温军
#调侃#某组织如再干上一百年,那百年后的会议开场白将是这样的:我们将一如既往的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某某思想伟大旗帜和某理论的伟大构想,某某带表,某某梦想,某某原则,某某指导,某某指示,某某讲话,某某追求,某某精神,某某方针.......坚定不移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会议结束。散会!2013年10月4日 08:17 阅读(7.7万)肖仲华
【征地游戏:政府自己跟自己议价】村委会本是村民自治组织,是村民利益代表,但事实上村委员受村支部和乡镇政府领导,是党和政府的终端执行机构。土地是村集体的,百姓只承包经营。政府征地同自己领导的村委会议价,补偿款也只到村不到户,这种游戏规则能不鱼肉百姓吗?此规则下的城镇化能不烽烟四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