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2日星期四

最诡异阴毒的执政方式是,讲一大篇话,把其中光鲜亮丽的部分发表出来,忽悠民众。再把其中恶狠狠的话用内部文 件传达下去,要求自己团队按恶狠狠的部分执行,并且从来都视法律为无物,如有冲突,司法系统会主动修改法律,一星期就出一新解释。原苏德执政官从来都有俩面孔,表面正义的和私下邪恶凶残的












孙志刚 
转发5000次吧,揭发骗子,拘留我,我愿意担当。




变态辣椒 
卡巴斯基新一代


王思想 
【清华杨燕绥造谣?】清华大学延迟退休方案主要起草人杨燕绥回应质疑,称美国67岁才领养老金。但有媒体指出,美国居民享有多保障的社保体系,并非67岁“一刀切”,只要在退休前参加工作,不管缴费年限,都可领养老金,甚至55岁提前退休也能领到。请问杨燕绥是否属于造谣?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为什么中国政府热衷于对外援助】有人说,主要两个原因:第一用纳税人的血汗钱捐钱,换回利益给少数人;第二,报账捐出去100元,实际只捐了10元的东西,中饱私囊90元,直白点说就是把财政的钱洗到私人口袋里。是不是这样呢? 请转发500次以上!





何光伟
听到一条花边消息:昆明市公安局局长赵立功做红河州公安局局长时,在个旧市与女下属开房被捉,后个旧市几套班子紧急开会,数日后赵被调回云南省公安厅。@何光伟: 当年在开房现场出手“教育”赵局长的几位正义的警察兄弟,你们还好吗?请 @锡都警方 打听一下他们,俺很关心兄弟们的前程。

豫0379---崓頑尐

萧萧
【操劳过度,为国捐躯】绵阳检察长(63岁)和国土局女副局长(39岁),在出租屋中脱衣交流,双双裸死。当地痛失两名优秀干部,日前为死者召开追悼会,缅怀他们一生。 网友纷纷发去唁电。 梧桐也敬送挽联:激情操肉,汗泄精尽,要了命!淫叫震床,玉殒香消,升了天!----求横批!@贺江兵 @麦家 @钱钢

【江苏一客车遭假警察抢走 警方称未达标不立案】“蒋学超、杨梅夫妇花65万买的客运中巴车被六七个‘刑警’抢走了。这伙人到底是真警察还是假警察?警方很快得出结论:为首抢车的人叫王飞,他们根本不是警察。警方说,这伙人的举动还没有达到刑事案件的标准,不算犯罪,因此不予立案。江苏一客车遭假警察抢走 警方...
http://news.qq.com/a/20130912/014920.htm

赵文
前天找了三个法学家,昨天找了一个大V,今天找了四个网民,在新闻联播上纷纷证明并歌颂两高释法的英明神武。可是,公民的宪法权利确实不是两高说了算数的,这个道理如同儿子不能决定老子的婚姻一样简单。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个好值得转499次自由刘沙沙
中间的,是刘萍。











什邡心声
【中石油神秘子公司:资产超级庞大,无任何财务报表!】中石油旗下有一家独资子公司——中国石油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涉及资产极庞大,可达千亿元。媒体调查发现,该公司从未出现在中石油的财务报表中,也不在中石油公布的成员公司之列,甚至无法在北京的工商登记资料里找到!http://url.cn/N6IxKp
媒体曝中石油“隐形”子公司...
http://news.sohu.com/20130912/n386431624.shtml

中石油多名官员被查 > 最新消息

























































































  在多名现任及前任高管被查后,除了贪腐问题,中石油系统的内控问题亦逐渐暴露出来。其中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601857.SH,00857.HK,下称“中国石油”)直属独资子公司—中国石油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油销售”)疑似“匿迹”之谜,其每年仍存续的对外投资赢利归谁值得关注。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发现,中油销售拥有庞大的资产。它既是中化国际(600500.SH)的前十大股东之一,现在持有中化国际7829010股;又是上海中油石油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中油交易中心”)的控股股东(84%),上海中油交易中心2011年度市场交易额达600多亿元,同时有着对多家公司的长期投资。

  在上海中油交易中心的一次增资过程中,中油销售的前身—中国石油销售总公司的划款凭证反映出了它的背景:由中国石油打款,后附的一张由中国石油出具的说明称,因中国石油销售总公司系其直属独资子公司,故由其代为投入转增股投资款。

  但既然是中国石油的直属独资子公司,中油销售的上述投资收益却并未体现在中国石油的公开财报上。更蹊跷的是,中油销售不仅从未出现在中国石油的公开财务报表中,也不在中国石油集团网站公布的成员公司之列,它甚至难以在北京工商登记资料里被找到,同时还搬离了档案登记的所在地。

  中油销售为何遍寻不着?业内人士的猜测是,从中国石油的上市沿革过程来看,其在股权改制时有过一些公司股权上的变更或清理,而中油销售是否也在其间发生过法人主体的变更,以至于按其原有企业法人注册号已无法在北京工商部门查到资料?

  一名公司法方面的律师则对记者表示,股东进行改制变更后,下属公司需要根据股东的工商变更资料去当地工商局进行相应的变更。而从由中油销售出资占比84%的上海中油交易中心的工商内档资料来看,这一国有企业却迟迟没有履行相应变更程序。

  如果说中油销售存在“场外运作”之嫌,其诸多投资账归何处显然成谜。上海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就此对记者表示,有可能是因为八九十年代央企改制前,体系外较多三产公司,后央企在改制并上市的时候,进行过清理,部分三产公司在改制时应注销而未实际注销,就形成了央企的一些“账外资产”。具体是否在中国石油账面上,该律师表示要询问中国石油才可以确认。

  对于以上重重疑团,记者试图向中国石油和上海中油交易中心进行求证,但中国石油尚未回复,上海中油交易中心的一名高管则表示,对于股东问题,出于新闻纪律,交易中心方面拒绝透露任何信息。

  不过,“场外运作”其实在中石油体系内早有先例。如上海华东中油石油销售有限公司应在2002年就办理了资产变更及注销手续,但实际工商变更情况是直到2011年才真正注销。而据记者查证,其在2004年还以人力资源出资的形式与上海一家民营企业设立公司进行投资,显然并未执行2002年就办理注销的“内部决定”。

  中国石油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油销售”)的前身是中国石油销售总公司,一份出自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石油”,601857.SH)的出资情况说明显示,这一法人主体系中国石油直属独资子公司。但《第一财经日报》调查发现,这家公司在中国石油财报中却难觅其踪迹。

  中油销售资产庞大,它是上市公司中化国际(曾为“G中化”,600500.SH)的前十大股东之一,也是上海中油石油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中油交易中心”)的控股股东。可是这样一家公司在其母公司中国石油的公开财务报表中却踪影难寻,也不在中石油集团公司网站公布的成员公司之列。即便是在北京工商登记系统中,中油销售也已匿迹,公司已搬离曾经的档案登记上的住所。

  引起外界质疑的不仅仅是中油销售神秘的股权关系,还有这家神秘公司每年仍存续的对外投资赢利到底账归何处?

  “匿迹”的中油销售

  中油销售经过2002年年检的营业执照副本显示,该公司成立于1992年8月15日,当时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亿元,企业类型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任传俊。本报记者近日在北京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上搜索执照副本上的注册号,结果显示此企业信息已不存在。唯一可能与之相关的是一家名为“中国石油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信息服务分公司”的国有独资企业,但已于2010年被注销。

  本报记者随即查阅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网页,在该集团约200家成员企业中,并无中油销售的踪迹,但中国石油各省市的销售分公司均在成员企业之列。而在中国石油上市后的财报披露中也未提及该公司。

  本报记者前往中油销售上述营业执照上的住所北京安德路16号,发现该公司已不在这一办公地址。

  中油销售为何寻遍不着?一个外围猜测方向是,从中国石油的上市沿革过程来看,其在股权改制时确有过一些公司股权上的变更或清理,而中油销售是否也在其间发生过法人主体的变更,以至于按其原有企业法人注册号已无法在北京工商查到资料?

  一名公司法律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股东进行改制变更后,下属公司需根据股东的工商登记系统中变更资料去当地工商局进行相应的变更。而从由中油销售出资占比84%的上海中油交易中心的工商资料来看,这一国有企业却迟迟没有履行相应变更。

  对于以上重重疑团,本报同时试图向中国石油和上海中油交易中心进行求证,但本报本周连日拨打中国石油董办电话均无人接听,发去电子邮件亦未收到回复。本报两次拨通上海中油交易中心一名高管电话,但对于股东问题,该高管表示出于中国石油的新闻纪律,交易中心方面拒绝透露任何信息。

  账归何处?

  除了仍为上海中油交易中心大股东外,值得注意的是,中油销售目前还是中化国际的前十大股东之一,持有7829010股股份。事实上,中油销售的前身中国石油销售总公司是中化国际2000年上市时的联合发起方,原始持有2530000股股份,之后几经增、减持,于2005年开始将持股数量稳定在7829010股,之后再无变动。换言之,中油销售最后一次在中化国际“出现”进行股权操作,发生在2005年下半年。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中油销售系中国石油直属独资子公司,而其又是中化国际的前十大股东之一,那么来自中化国际的投资收益就应该属于中国石油;但在中国石油的公开财报上,并没有相关文字或数据直接体现这一项。同样,上海中油交易中心的交易和投资盈利,在中国石油财报上也未有体现。

  上海中油交易中心工商资料显示,其最后一次股权变动后的股东情况是,中国石油出资800万,占比16%;中油销售出资4200万,占比84%。

  根据上海中油交易中心网站介绍,该交易中心为中国石油于1998年在上海投资成立的首家石化要素市场,现经中国石油授权中石油华东化工销售分公司托管。交易中心交易额连续5年名列上海商品交易市场前茅,2011年度市场交易额达600多亿元,缴纳各项税款2亿多元,在册会员200多家。

  600亿的交易额非小数目。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成交量十分清淡,上海期货交易所2012年全年燃料油成交金额为47.4亿元。

  除了巨额交易量,中油销售投资的上海中油交易中心还有着对多家公司的长期投资。本报获取的2005年上海中油交易中心一份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8月31日,其长期股权投资上海北方石油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比例为20%;中油股份化工与销售(华东)余姚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比例为79.2%;中油股份化工与销售江阴有限公司,出资比例55.6%;中油股份与化工华东太仓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比例53.6%;中油股份化工与销售华东温州有限公司,出资比例51.6%;中油股份化工与销售华东常州有限公司,出资比例55.6%;南京中油华燃化工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出资比例75%;中油股份化工与销售华东台州有限公司,出资比例53.6%;上海中油华然化工贸易有限公司,出资比例60%。

  眼下,随着包括蒋洁敏在内的多名前任、在任高管被调查,中国石油系统的内控问题亦逐渐暴露出来。中油销售这个公司其间是否发生了变更,其投资又账归何处,成了一个值得追查的话题。

  没有文号的红头文件

  在中国石油财报、中石油集团网站、工商登记系统等公开查询渠道中难觅中油销售身影之后,本报试图从上海中油交易中心的工商资料中寻找其控股股东中油销售的踪迹,却发现了三大异像。

  工商资料显示,上海中油交易中心前身上海华油石油天然气化工交易中心成立于1998年,设立时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上海浦东华油实业有限公司出资1350万元,占90%;上海华油高级润滑油有限公司出资150万元,占10%。上海华油石油天然气化工交易中心的上级部门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刘中安任法定代表人。

  验资报告及投资协议显示,上海华油高级润滑油有限公司的出资款由上海浦东华油实业有限公司垫付。但蹊跷的是,一份“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浦东开发办公室”的红头文件并没有相对应的文号。该文件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浦东开发办公室暨上海浦东华油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调拨酒店为上海华油石油天然气化工交易中心交易办公场所,开给浦东新区工商局的证明。一名律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一般大型国有企业的红头文件对应会有一个文号,例如这份落款为一九九八年元月十九日的文件通常会对应XX办【1998】XX号文之类的文号,否则内部人员用相关的信签纸套打很容易伪造。

  1999年,上海浦东华油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将股权150万元占原注册资本10%转让给上海商品交易所。中国石油销售总公司成为新股东,增资后的上海华油石油天然气化工交易中心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股权比例如下:上海浦东华油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200万元,占比60%;中国石油销售总公司出资500万元,占比25%;上海商品交易所出资300万元,占比15%。

  验资报告后附的银行进账单显示,中国石油销售总公司汇款的事由一栏是“投资其昌栈营业部”,上海商品交易所汇款的用途是“划款”,而验资报告后附的一张说明文件则注明“由于财会人员的工作疏忽在用途栏写了划款”实为投资款。在这次股权变更签订的四方协议上,代表上海浦东华油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华油高级润滑油有限公司、上海商品交易所、中国石油销售总公司签字的,分别是各自的法定代表人张轰、曹义亮、何国庆和林青山。此次变更后,林青山担任上海华油石油天然气化工交易中心的法定代表人。

  2000年,上海华油石油天然气化工交易中心法定代表人由林青山变更为张新志。同时,因为上海商品交易所因相关国有股权划转及变更,与上海金融、粮油两家期货交易所合并,成立上海久联(集团)有限公司。故上海华油石油天然气化工交易中心的股东变更为中国石油销售总公司、上海浦东华油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久联(集团)有限公司三家。

  中国石油代为打款

  2000年7月,上海华油石油天然气化工交易中心注册资本增加至5000万,并进行股权转让和变更,变更后的股权比例为:上海浦东华油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出资500万,占10%;中国石油销售总公司出资4200万,占84%;上海久联集团有限公司出资300万,占6%。值得注意的是,验资报告后附的划款凭证中,作为新增3700万投资方的中国石油销售总公司,划款凭证上竟由中国石油打款,而后附的一张由中国石油出具的“关于对上海华油石油天然气化工交易中心转增股情况说明”称,因中国石油销售总公司系其直属独资子公司,故由其代为投入转增股投资款。后附的一份审计报告中则显示,截至2000年6月30日,上海华油石油天然气化工交易中心的“长期投资”余额为100万,为其投资于上海北方石油销售有限公司的投资款,占比20%。该中心1999年度的产品销售收入为2033万元。

  2003年,上海华油石油天然气化工交易中心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孙立。同时,工商资料中一份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盖章的证明文件显示,中国石油销售总公司2002年经核准变更为中国石油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2005年,上海华油石油天然气化工交易中心更名为上海中油石油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中油交易中心2005年的一份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8月31日,其长期股权投资明细下有9家公司。

  2009年,上海中油交易中心法定代表人变更为丛瑜滋,同时原股东上海浦东华油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将持有公司10%的股权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给中国石油,原股东上海久联(集团)有限公司将持有公司6%的股权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给中国石油。此次转让后,公司股东持股情况如下:中国石油出资800万,占比16%;中油销售出资额4200万,占比84%。

  记者查阅这些股权转让所涉及的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产权交易合同发现,中国石油时任法定代表人为蒋洁敏。记者查阅中国石油年报及相关公告,也未发现对其受让股权情况作任何披露。

  工商注册代办员的神奇

  在上海中油交易中心股权变更过程中,邵淳璞是一个关键人物。

  上海中油交易中心于2000年7月1日出具的一份委托书显示,委托邵淳璞办理一切与公司股权变更的事宜。之后,邵淳璞一直以“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出现在工商变更登记资料中。

  此后,他成为上海浦东新区石油制品行业协会会长,并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资料显示,上海石协石化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石协石化市场”)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100万元,其股东分别为:上海杰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0%,邵淳璞等其他三名自然人持股70%。而上海石协石化市场300多家会员和年近700亿的交易额,均赶超了上海中油石油交易中心自称的200余家会员和年约600亿的交易额。

  何以背靠中国石油的上海中油交易中心很快就被负责其股权变更委托代理人创业的公司赶超了呢?

  上海石协石化市场的工作人员在听出记者有入驻市场及融资需求时,主动介绍称,市场与多家银行保持业务合作,企业只要有贸易往来就很容易得到授信。市场为会员企业提供互保、抵押贷款、银行承兑、商业承兑、国内信用证、短期小额融资等一系列金融服务。

  “去年我们贸易量有600多个亿,总盘子银行授信9个多亿,会员来我们这里做贷款是很方便的。”他暗示,做石化生意,开“燃料油”发票等,相关部门会找上门查看相关资格证书,而入驻会员则不会有相关问题,有关部门对石化市场的企业有一定的认可。

  另类的“注销”

  实际上,在中国石油体系内,已经有过注销但保留账外资产的先例。

  中国石油内部编著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东销售分公司志》显示,1999年9月,华东公司成立上海华东中油石油销售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经营范围为成品油批发、零售及相关产品的技术服务、咨询和企业投资。

  1999年10月,中国石油重组上市后,上海华东中油石油销售有限公司作为华东存续公司,集中管理中油销售华东公司重组时剥离出来的资产,但已不再从事成品油的批发和零售等主营业务。其后,上海华东中油石油销售有限公司由中国石油华东销售分公司代管。

  “2002年下半年,华东公司对该公司所属的全资、控股和参股单位进行了工商变更、税务变更以及资产过户等,随后办理了注销手续。”前述《公司志》称。

  根据前述《公司志》,上海华东中油石油销售有限公司应在2002年就办理了资产变更及注销手续,但实际工商变更情况是直到2011年才真正注销。而根据记者查证,其在2004年还以人力资源出资的形式与上海一家民营企业设立公司进行投资。显然并未执行2002年就办理注销的“内部决定”。(记者张云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周绾绾 夏心愉
(责任编辑:UN638)原标题:中石油子公司“隐形”疑团



















李县令

李县令7 (@cd_suneng56)

李选,成都速能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孙海峰
【家长联名反对高校设#网络红客#】9月11日,河南郑州11名高中家长寄出联名信,希望高校废除"网络红客"。“网络红客”是高校为监控网络舆情、抵制错误舆论、维护学校形象而设,主要工作成员以学生为主,每天对学校的BBS、贴吧、学生微博及QQ群进行监控和跟踪了解。看全文请戳大图↓↓↓ (via@财新网)



替领导看网,还是为民意点灯?

—— 对网络舆情分析师的职业思考

张志安 9月8日 10:22

9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人民网联合启动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计划,在舆情行业正式推出了“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证书,今后这门新兴职业的从业人员将凭官方证书“持证上岗”。对此,笔者希望探讨三个问题:
一、网络舆情分析师是一个职业么?
一个“行业”(occupation) 能否称为“职业”(profession) ,通常有三个标准:是否必须接受相关教育、具备职业知识,是否需要经过专门的职业认证、持证上岗,是否具有职业自主性和价值共识。
依此标准看:网络舆情分析师在职业知识上的确需要培训和学习,要初步掌握定性和定量、软件和人工、分析师和专业会商结合的知识和技能,具备政治学、社会学、统计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学等相关的跨学科视野和思维。这次,人社部和人民网推出“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证书,又在认证层面提高了这个岗位的职业门槛。
(图注:网络舆情师,是替领导看家,还是替民意点灯?东方IC供图。)
不过,从职业自主性、价值共识、职业伦理角度来看,网络舆情分析师这个行业还面临诸多困惑和问题:大部分网络舆情分析师,都在政府宣传部门任职,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替领导服务,按照领导的“命题作文”来工作,他们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否拥有自主表达的空间?网络分析师的主要职责是“替领导看网”,但实质上舆情监测和分析的本质追求应该是“替民意点灯”,即把真正的民意告诉政府、告诉领导,以此推动政府改革和社会管理,当两者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他们如何选择?一个职业,要建立真正的价值共识,需要形成相对稳定的职业伦理和价值系统,这点对网络舆情分析师来说尤其困难。
二、网络舆情分析师应该学什么?
从工作要求看,网络舆情分析师要学习三项基本技能:(1)舆情的分析和研判。通过概括剖析、抽样统计等方式收集和挖掘舆情,总结其特点,研判其趋势;(2)舆情报告的写作。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通过人工分析写出简明扼要的报告;(3)舆情应对的建议。能针对具体议题、复杂情境和政治生态,提出富有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应对机制和对策。
表面上看,网络舆情分析师需要懂得数据分析,掌握网络舆情抽样、统计、分析工具和模型。实际上,比这些分析技术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懂得中国语境中网络舆情的复杂性,懂得转型社会中网络舆情的公共性,懂得舆情研究和分析对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他们对公众情绪要有敏锐的体悟,对网络文化要有贴近的观察,对刻板印象要有深度的理解,对社会心理要有深度的把握,对网络舆情要有理性的认知。
笔者以为,理解复杂中国才能研判复杂舆情,理解体制特征才能认识舆情功能。因此,网络舆情分析师不仅要知舆情分析之“术”,更要懂得舆情功能之“道”。
三、网络舆情分析这个职业的认证和兴起,意味着什么?
首先,网络舆情分析师的职业认证和兴起,意味着国家和政府已经把网络舆情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提升到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个职业在政府部门和岗位设置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从业规模也将越来越大。
其次,参与职业认证的人民网将拥有非常庞大、利润可观的培训市场。据媒体报道,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最新一期舆情分析师培训将在10月14日至10月18日举行,大学毕业生、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媒体从业者以及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培训共计36课时,包括舆情分析和研判方法、舆情危机处理与应对等8门课程,培训费和学杂费共计7800元。参加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将统一颁发职业培训证书。不久的将来,新华网舆情监测室等重点新闻网站和各省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或许都将推出类似培训课程。
最后,网络舆情分析师行业从业规模的扩大和人才需求的增加,可能会推动新闻院校设立相关专业或方向。不少高校已经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今后这个专业之下可能会专设网络舆情分析师方向,而且,可能会在新闻传播学院、信息学院之间进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说实话,在笔者看来,网络舆情分析师这个职业可能会是一把“双刃剑”:做的好,会推动政府跟公众的沟通、对话,以网络舆情促进社会进步;做得差,也可能会强化政府对舆情的控制。
(责任编辑:王晶)
阅读(57万)




腾讯认证资料

张志安,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秘书长,研究方向:新闻生产社会学、新闻从业者、新媒体与社会等。曾出版:《报道如何深入》、《记者如何专业》等。>>【张志安《大家》专栏】
分类: 公共名人-学者

一本政经  已收听

不自由,毋宁死;不自省,枉一生。大学教书匠、...
【新浪微博小秘书,如何筛帖删帖】150名男大学生,24小时昼夜工作;大部分小秘书20多岁,月工资3000多块;每人每小时至少筛查3000条微博;三成删贴发生在发帖后5到10分钟内,九成删贴发生在24小时内。详见:http://url.cn/KojdS0
一本政经
通过微信公众帐号"一本政经"发布图文消息,点击并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帐号吧!http://p.t.qq.com/longweibo/page.php?id=334325091578414&lid=10390353134107802626

【微报摘】新浪男小秘,怎样筛微博?

2013-09-13
路透社发表了一篇报道《在新浪微博的审查中心,中国的“小大哥”在净化网络聊天》(作者/Li Hui and Megha Rajagopalan,翻译/陈光),该文生动地介绍了新浪微博小秘书们是如何不分昼夜、审查删帖的。

此外,前不久虎嗅网发过一篇《技术帖:30%删帖发生在发帖后5到10分钟,新浪微博要养多少小秘书?》,称:三成的删贴活动发生在发帖后5到10分钟内,九成的删贴发生在24小时内。假设新浪微博的一个审查员平均每分钟能阅读50个帖子,那么扫描每分钟涌入的7万新帖子新浪需要有1400人同时工作,假设他们每天工作8小时,那么需要有4200人才能满足审查需要。点击左小角“阅读原文”可浏览。

在天津市郊的一栋现代办公楼里,成排的审查员正盯着电脑屏幕。他们的任务是删除新浪微博上一切具有冒犯性或政治上不可接受的微博。

然而,站在中国最受欢迎微博背后的不是党内老干部,而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一边对删除微博感到内心矛盾,一边大声抱怨工作量和薪水。

对中国而言,网络运营是个巨大挑战。最新的举措显示,在网上传谣可能面临牢狱之灾。与此同时,当其他形式的政治参与不畅时,有关方面也想为人们提供一种发泄的渠道。

路透社采访了四位前新浪微博审查员——在新浪微博上他们被称为“小秘书”,他们皆于今年不同时候辞职。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们不愿具名;而现任小秘书则拒绝路透社的采访。

“刚开始时,大家都有些为难,但不久就麻木了,只管工作就行”一位前小秘书说,由于看不到什么职业前景,他选择离开。“我只能告诉你,我们工作非常累,薪水却很低。”

新浪是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之一,其运营的微博网站有5亿注册用户,当然,它还雇用小秘书。

“高压的,无望的工作”

某个周末清晨,路透社有机会一睹新浪微博在天津的“小秘书”办公室,从北京坐半小时高铁就到。

透过公共走廊边锁住的玻璃门可以看到,十二位雇员全是男人,坐在狭小的隔间里,盯着大显示器。比起奥威尔笔下众人皆知的,让人害怕的“老大哥”,这群人更像是帮“小大哥”。

“我们的工作是在防止微博这种给人们提供发言机会的平台被关闭。微博不是绝对的自由平台,但它毕竟还是让人们有发泄的空间。”第二位前小秘书说。

前小秘书们透露,办公室共有150位男性大学毕业生24小时工作。他们表示女性通常会拒绝这种工作,因为夜班,还有来自网民的铺天盖地的污言秽语。

新浪微博小秘书们只是媒体管理大局中雇佣的千万人中的冰山一角。

新浪的大部分小秘书都二十几岁,拿3000元的工资,一位前小秘书说。这个数目大约相当于天津的木匠或房地中介销售人员的平均薪金而已。很多人是在当地大学一毕业就来到这儿工作。

第三位前小秘书说“人们选择离开,因为这是一份高压的,无望的工作。”

新浪是后台系统会在发布前扫描所有微博,只有一小部分会被标注“不适宜”,并需要小秘书审查,他们会决定是否删除它们。平均24小时里,小秘书要处理三百万条微博。

少量微博中有所谓的“必杀”词,会先被屏蔽,再人工清除。小秘书还要根据新的资料和网友为躲避检查而创造的新词来更新敏感词。

对于大部分认为是不适宜的微博,小秘书经常使用一个微妙的技巧——微博对作者本人是可看的,但他人看不见。这让作者没意识到自己的微博已被屏蔽。审查员还可以用暂时禁止作者评论或在特殊时期关闭微博账户的方式来惩罚不懂规矩的用户。

“我们看到的是复杂系统,这个系统里,人的力量被自动化技术放大,这可以让不适宜的微博几分钟内消失”来自新墨西哥大学的Jedidiah Crandall说,该大学近期参与了一项关于微博审查速度的调查。

如果一条不适宜的微博被漏掉并广泛传播,新浪公司就会受到压力,会被要求删掉微博。新浪公司偶尔还会对小秘书团队的负责人罚款或解雇,前小秘书透露。“每天大约40个小秘书12小时轮班,平均下来,每人每小时至少筛查3000条微博。”

去年重庆的事情发生、发酵的时候,小秘书们开足马力进入警戒状态。薄案于上月庭审,一审结果可能在本月出来。

“压力太大了,100人24小时不停工作,”第一个前小秘书叙述着那位前政治局委员落马并被开除党籍时的情况。

“自由意味着秩序”

执政党对传统媒体的管理得心应手,而面对社交网络上庞杂的信息则有些吃力。

网络公司被要求配合宣传部门的工作——用户生成的内容是管理的重点。

国家网络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在这周的一次演讲中提出“自由意味着秩序。没有秩序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中央媒体近几周报道了多起拘留造谣传谣者的事件。最新的一则新闻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表示,如果网络诽谤言论有超过5000次阅览,或转发量超过500次,发布者会被指控,并可能面临3年牢狱之灾。权威的声音表示:现在极有必要制止不负责任谣言的传播。
————————————————
欢迎投稿
“一本政经”公众号开通迄今1个月,关注者已超过4千,感谢大家支持!如果你对本号的选题、内容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直接微信留言、发送消息。如果你有关于政务传播的投稿文章(1500字左右,实用性强),或者适合本号转载分享的文章,请发邮件至zhangza@gmail.com,或发链接给我。若被采纳,笔者将赠书1册。
————————————————
更多支持
“一本政经”将重点关注中国传媒、政务传播的相关话题,包括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城市外宣、网络舆情、公共演讲、媒介素养等话题。如果你觉得还不错,请:
1、与人分享:点击右上角“…”图标,选择【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2、阅读更多(历史消息):点击右上角“…”图标,选择【查看公众号】,进入后再选择【查看历史消息】,读更多早前的文章;
3、订阅此号:推荐给更多的朋友(尤其对政务传播感兴趣的公务员),微信搜索yibenzhengjing2013一本政经(实名认证);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账号”,进行加关注;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4、互动探讨:可直接在微信上给我留言。或者关注新浪微博@张志安腾讯微博@一本政经 ,进行交流探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